計量認證與資質認定
計量認證是資質認定兩種形式中的一種,除了計量認證之外資質認定還包括審查認可這種認定形式。
計量認證是指 認監(jiān)委和地方質檢部門依據(jù)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對為社會提供公證數(shù)據(jù)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的計量檢定、測試設備的工作性能、工作環(huán)境和人員的操作技能和保證量值統(tǒng)一、準確的措施及檢測數(shù)據(jù)公正可靠的質量體系能力進行的考核。由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中將這種考核稱為 “ 計量認證 ” ,于是 “ 計量認證 ” 的名稱延用至今。但自2006年《實驗室和檢查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發(fā)布以來,計量認證和審查認可評審所依據(jù)的準則均更新為《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因此自2007年1月1日起,一般用資質認定這種叫法代替了以前大家熟悉的計量認證這種稱呼。
審查認可是指 認監(jiān)委和地方質檢部門依據(jù)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對承擔產品是否符合標準的檢驗任務和承擔其他標準實施監(jiān)督檢驗任務的檢驗機構的檢測能力以及質量體系進行的審查。
CNAS實驗室認可
什么是計量認證/資質認定標志CMA
CMA是“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的縮寫;中文含義為“中國計量認證”。它是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規(guī)定,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檢測機構的檢測能力及可靠性進行的一種的認證及評價。這種認證對象是所有對社會出具公正數(shù)據(jù)的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機構及其它各類實驗室;如各種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環(huán)境檢測站、疾病控制中心等等。取得計量認證合格的檢測機構,允許其在檢驗報告上使用CMA標記;有CMA標記的檢驗報告可用于產品質量評價、成果及司法鑒定,具有法律效力。
目前正在推行強制性的"計量認證"、"審查認可"和實驗室自愿參加的"實驗室認可"等制度,來保證檢測機構為社會提供服務的公正性、科學性和權威性,這些認證都是以 《計量法》、《標準化法》及《質量法》等法律為依據(jù)。這項工作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執(zhí)法監(jiān)督工作。凡是經過 計量行政部門計量認證的檢測機構, 將授予"CMA"計量認證標志,此標志可加蓋在檢測報告的左上角。因此,消費者所見到的檢測報告,只有其左上角蓋有"CMA"標志方可認為此報告可。 CMA計量認證 CNAS實驗室認可 咨詢指導!
海納德管理咨詢(滁州市分公司)技術力量雄厚,安裝團隊實力強大,目前擁有 CMA認證項目部6個,專業(yè)施工人員70余人,中、專業(yè)人員10余人,一般技術人員及營銷人員30余人。公司還有一支的售后服務隊伍.
公司將本著誠實守信、質量、服務、服務于 CMA認證事業(yè)的原則,與海內外客戶廣泛合作,攜手共創(chuàng) CMA認證事業(yè)的美好明天。
答:實驗室沒有符合要求的授權簽字人時,不予認可。因為對實驗室技術能力的認可是由檢測/校準能力和授權簽字人兩部分組成。
83. 評審報告附件3.2(現(xiàn)場試驗記錄)序號 與附表3或附表2一致,如果用申請書序號,現(xiàn)場評審易出錯!操作也不方便。
答:不能與附表2或附表3對應,因為:①從邏輯上說,先完成附件3.2(新版報告的附件3),后完成附表2或附表3。②如果附件3.2不予確認的,將不會出現(xiàn)在附表2或附表3中,無法對應。③附件3.2是對申請能力的確認,所以應對應申請書。監(jiān)督評審時,可對應到附件的序號。
84. 有時評審報告已由評審員簽字,但在整改過程中,評審報告的有些內容已經變化,比如有的能力需在附表2中刪除(不予),評審組長是否可以“劃改”(按準則要求)予以修正?
答:可以,但要在整改驗收情況中說明。
85. 評審報告中增加的“質量監(jiān)控方式”描述不包括“能力驗證計劃”?是否應合二為一?
答:能力驗證只是質控方式中的一種,一個實驗室的質控不可能僅靠能力驗證。如果此欄與“能力驗證”欄合并,其結果很可能是只填寫能力驗證的相關內容。
86. 新評審報告正文和附表2中都要評審員確認的序號嗎?是否重復?
答:都要評審員確認的序號,含義不同。正文是從分工角度對整個評審情況(評審報告)的確認,附表是對認可的能力的確認。
87. 在一個自來水公司檢測中心的復評+擴項評審時,實驗室在已經認可的部分水質檢測項目中新增了檢測方法,但同時,實驗室又減少了原認可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的檢測領域,請問:此種情況授權簽字人的“授權范圍變化”如何填寫?
答:按填寫說明,可以只填寫“授權范圍變化”。
88. 隨著實驗室業(yè)務增加,有的實驗室在本部之外建立有試驗基地。如果實驗室業(yè)務接收、報告簽發(fā)等均在本部,試驗基地距本部較近、且僅定位于是進行試驗的場所,評審報告附表1、2是否需要分開描述?
CNAS實驗室認可